描写一个被蒋匪军抓去当兵的青年农民,看到蒋匪军残暴作恶并在父亲的影响下,提高阶级觉悟终于回到人民队伍中来的故事。
一名年轻的荷兰士兵被部署在荷兰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地镇压二战后的独立运动,当他加入越来越无情的指挥官精英小队时,他发现自己在责任和良心之间左右为难。
二战时,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管道工波德克(罗伯特·维凯威兹 Robert Wieckiewicz 饰)与搭档扎佩克兼做着小偷的勾当,错综复杂的下水道成了他们最好的隐匿处和贮藏室。他和城市中被封锁的犹太区做生意,跟德军中的乌克兰军官是旧相识,乱世中享有一点生活的自在。不久德国人开始屠杀、搜捕犹太人,部分不想被押往集中营的犹太人和波德克达成交易,按人头计价得到了藏身下水道的机会,黑暗又臭气熏天的下水道成了波德克收留犹太人的避难所,地面上的犹太人很快被抓捕一空,在物价飞涨和德国人持续的高压下,扎佩克离他而去,波德克只靠自己艰难维系着下水道中犹太人的安全……
1942年,日军侵华的战火烧到了冀中平原。俯首称臣只有死路一条,奋起反抗才是最终的出路,冀中的人民都动员起来共抗日军了,高家庄更是调集了大量民兵。为了对抗日军的飞机大炮,当地人民利用地貌开凿出了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地道。民兵队长高传宝(朱龙广 饰)利用这些巧妙的地道,率领 民兵与日军展开迂回作战。虽然曾因队伍里的败类汤丙会的出卖而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智勇双全的高传宝最终率领队伍利用地道围剿了日军,清理了汤丙会,并活抓了日军领队山田。地道战的胜利奏响了冀中反日的最强音。
暂无简介.
法国1992年皮埃尔.斯科恩多弗编导的经典战争名作,影片从一个美国战地记者的眼光看着名的奠边府之役,颇给人启发。强权被弱者打败,传为千古被誉为“军事上的奇迹”。奠边府位于越南北部紧靠上寮,1954年初,在奠边府集结的法军共有2万多人,除步兵和伞兵之外,还有2个105榴炮营、1个155榴炮营。法军通过空投运输物资,使之成为“东南亚的凡尔登”,是当时法军在越南最大的控制区和最重要的军事据点。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军以5倍于法军的兵力对奠边府进行进攻,越法双方的这场惨烈的攻防大激战直至5月7日结束。越南人民军在奠边府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击毙法军5000余人,俘虏1万1千余人,击毁各型号飞机62架,坦克4辆,缴获重炮30门,坦克6辆,最终迫使法军投降,从此从越南撤军。
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库柏“皮袜子”系列小说中的第二部。1757年七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军在北美殖民地激战正酣。军官邓肯带队护送长官之女可娜(Madeleine Stowe 饰)前往威廉亨利堡,半路遭法属印第安人埋伏,莫希干族最后的战士——金卡加(Russell Means 饰)、安卡斯父子与白人霍克依(Daniel Day-Lewis 饰)出手相救。但抵达要塞时他们发现这里已陷入战火,要塞长官门罗与邓肯做事强硬,不肯放走民兵自降战力,并将霍克依监禁,可娜这时已同霍克依相恋,但却无力援救。英军战事不利弃堡投降,印第安人马瓜带领族人向英军寻仇,可娜与霍克依失散后被马瓜带走,霍克依、金卡加、安卡斯一行进入马瓜族人的营地,以期带回可娜
1238年,蒙古大军花费七周才攻克俄罗斯小城科泽尔斯克,事后蒙古人下令将城市夷为平地,并诅咒之为“邪恶之城”。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地下工作者林翔(郭富城 饰)受命来到危机四伏的上海,重建惨遭敌人破坏的地下抗日战线。在这里他遇到单纯却很有正义感的兰芳(赵丽颖 饰),这对临时组成的“地下党夫妇”将在战火纷飞中,携手与日本侵略者及伪政府特务展开惊险刺激的生死较量……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一名从俄军那儿逃跑的奥地利士兵来到一位村妇家命其备好马车跟他走,为了去救他受伤的同伴……
电影改编自小说,背景是福克兰群岛战争,呈现 的是二十三年来阿根廷人民心中的禁忌和痛苦。福克兰群岛战争二十三年来在阿根廷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一个不能光明正大就医的伤口,必须暗自饮泣呜咽的恶梦。彼时幸免于难的军人黯然归来,自缢解脱。一个人的自杀是悲剧,数百人的自杀是战争。战争结束了,伤口却溃烂了,自戕生命的人还在增加,数字比阵亡的士兵还多。这就是阿根廷导演鲍叶(Tristán Bauer)的电影《烽火烈焰》(Iluminados por el fuego)所要呈现的禁锢的集体创伤与记忆。 《烽》片改编自艾斯特班(Edgardo Esteban)一九九三年出版的小说,为那场他亲身参与的战役留下见证。一九八二年三位十八岁青年,才上完一学期的课,便浩浩荡荡为国出征去。爱国主义是一场血气方刚的年纪想像不到的炼狱。同伴一个战死、一个自杀。 《烽》片描绘战场恶劣环境和残存者的恐惧引发的心理创伤与自杀现象。二十三年后,鲍叶和艾斯特班,一个用文字,一个用影像向生者与死者致意。
尤素福和他的侄子计划在2014年宣布停火的那天离开霍姆斯。在这个时候命运让他们遇见了Yara,一个正在寻找失踪兄弟的女孩。当所有人被困在了这个战后残破的城市时,他们必须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并忍受这场战争对他们施加的漫长等待。 然而,在所有这些悲剧事件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夺走他们的生命的,而面对考验,他们是否能够保留住一些人性和意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撤出中央苏区。在转移的途中,面对着地上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天上敌机的狂轰滥炸,英勇的红军一次次从血路中杀出,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围当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